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“吃瓜群众”,别被“谣言”带了节奏

来源:东行记事 发布时间:2024-07-14 08:44:30

这几天,朋友圈里有几个人在转发一则消息。说是上海财政吃紧,向辖区寺庙借了100 亿。

其实,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。2024年一季度,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7.54亿元,由此推算,半年突破 5000亿是没有问题的。所以,100亿这个在普通人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,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面前,没有向寺庙伸手的必然冲动。上海民宗部门、财政部门也表示,该传言不实,纯属谣言。

图片

01

有网友称这则谣言“比童话还要童真”。然而,如此“低级”的谣言,竟能“疯狂传播”,为什么?

图片

无利不起早。造谣者之所以处心积虑、颠倒是非,无非是为了非法牟利。而且越是“离大谱”“放大招”,越能触发“传播”键;越是挑动社会敏感神经,越能够“吸睛”;越是撩拨人心“带节奏”,越能深挖流量陷阱。比如,“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,否则医保无法报销”“体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”“青海地区因洪水致数十人死亡上千人失踪”等谣言,通过假借权威、夸大事实、偷换概念、以讹传讹、断章取义等手段进行编造和传播,往往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,引发大量关注。

图片

谣言的“策划者”“表演者”处心积虑,早有预谋甚至心怀鬼胎。群众知晓吗?能识破其中的“道道”吗?答案好像不那么容易。由于社交新媒体平台信息聚合分发的海量式、爆发式、社群化传播,加之“信息茧房”效应影响,使得谣言传播和表现形式带有一定的隐蔽性、麻痹性和从众性,一些网民对纷繁复杂网络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仍显不足,盲目猜测,稀里糊涂就当了谣言的“二传手”。还有个别人明知是谣言,却选择“装睡”,自戴“滤镜”,借助谣言“发泄情绪”“挑起对立”“抹黑社会”。

02

谣言有毒,伤及你我。前段时间,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。令人惊心的是,在案例中可以圈出社保、医保、洪水、火灾、行凶、学生体考等关键词,这些无一例外都连接着社会公共领域、关系到百姓利益。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生态环境、误导社会公众认知、侵害公民合法权益、破坏营商发展环境、扰乱社会公共秩序,也动摇着公众的信任根基。

图片

试想一下,当人们看到网络热点时总要打个问号,看到话题不断反转时总打个惊叹号,一旦内心发出太多这样的信号,就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,社会信任基石的消解,这和《狼来了》的寓言极其相似,后果不堪设想。

03

面对网络谣言,如何增强“免疫力”?

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“谣言传播公式”:谣言传播力 = 谣言重要性×谣言模糊程度÷受众判断能力。根据这一“公式”,面对“一眼假”谣言,受众需要具备常识性判断能力。权威部门要尽快消除信息的模糊性,及时辟谣。

图片

优化信息供给。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,往往也是舆情的“焦点”、网络谣言滋生蔓延的原点。因此,党委政府、主流媒体要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、情感交流的共鸣点、利益关系的交汇点、化解矛盾的切入点,及时发布权威信息、回应社会关切,全力跑在谣言的前头。各级网信部门要利用好专门的辟谣平台,第一时间对不实信息公开辟谣,第一时间使“真相大白”。

加强日常监管。俗话说:“一等人不用教,二等人用言教,三等人用棍教”。对于一些迎风而上、屡教不改、别有用心者,就需要重拳出击,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和缝隙。作为平台要担起责任、严把关口。监管部门要借助数字技术,总结套路,对发布者、群主以及恶意扩散者等关键传播节点严肃追责、绝不手软,形成震慑。

图片

提升思辨能力。每一个身处信息洪流中的我们,都要头脑清醒、遵德守法、文明互动、理性表达。面对漫天飞舞的“聊天截图”“听某某说”,应多些求证意识,少些随手转发;多些思考分辨,少些先入为主,避免“无意”中成为谣言的放大器,压缩网络谣言滋生的空间,让谣言止于智者。

不被谣言所裹挟,激浊扬清,向“朗”而行,从我做起!(图片源自网络)

编辑:王晓菡
审核:孙立梅
统筹:刘佳秀